广告数据的监测链路:曝光点击(也有部分媒体采用互动或有效视频播放)转化(下载激活、付费购买等)
OAID:匿名设备标识符( Open Anonymous Device Identifier )是由中国信通院联合华为、小米、OPPO、VIVO等厂商共同推出的设备识别字段,在Android 10及以上的系统版本中支持,用户可关闭获取权限及手动重置,同时恢复出厂设置会被重置。
IDFA(广告标识符):苹果在iOS6系统版本开始提供,用于开发者追踪用户的广告标识符。
在广告数据链路中,用户的曝光、点击、互动、转化的数据,都是有价值的,可以转化为用户的广告行为标签,结合用户原有的人群属性、兴趣等标签数据,进行用户标签体系完善、数据模型构建和分析应用。
oCPX是指智能优化出价,根据转化目标KPI,智能预估转化率,并自动出价,o指的是Optimized-优化。
CPX中的X根据最终的结算方式而定,可为CPM、CPC及CPA。oCPX出价中,优化目标可以选择点击、下载激活、表单线索、付费等。
oCPX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平台根据第一阶段累积的种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、建模并预估对应的点击率(pCTR)和(pCVR)的能力。
oCPX的常用数据模型有:(1)传统机器学习:LR(逻辑回归)、LR+GBDT、XGBoost、LightGBM等(2)深度学习模型:wide&deep,DeepFM、xDeepFM、DIN等,比较适合在大数据集的场景下应用
(1)AUC(正负样本的排序能力),范围是0到1之间,越高表示模型效果越好,正常比较ok的都在0.65-0.75之间,更好的auc可以到0.8以上;
(2)平均损失值(预估偏差值,样本真实值与预估值的偏差情况):效果比较好的DeepFM模型可以达到0.0001以下。
根据客户提供的或初期投放的种子用户,进行多维度的标签分析、特征提取,构建目标用户画像后,根据目标用户画像在用户池里进行潜在目标用户挖掘扩展,最终输出数据包进行定向投放。
相似人群包扩展中的lookalike建模原理跟oCPX是一致的,通过种子用户构建目标用户模型后,对潜在用户进行相似度打分和排序,最终输出相似扩展人群包。针对种子数据来源的不同可输出不同层级的人群包,如通过行业产品的历史转化数据作为种子数据输出行业人群包,通过同产品的历史转化数据,输出产品定制人群包。
以上就是对两个典型的数据应用模式的介绍,下面来分享两个oCPX的案例,是我们公司过往的一个实际投放案例。